欢迎来到南京艺术学院——双馨网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南艺

【华龙网】谭木匠残疾员工在南艺“圈粉” 匠人师傅手把手教大学生做木梳2018-04-11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1浏览次数:39

 

    手艺活吸引了不少同学参与 记者 李雪 摄

  

  木梳手作现场,一对情侣展示做好的木梳。记者 李雪 摄

  

  华龙网4月11日16时10分讯(特派记者 李雪)划片、圆角、开齿、砂磨、抛光,一把木梳的制成工序从工厂流水线搬到了南京艺术学院露天步行街。今(11)日,“匠心谭木匠,温暖南艺行”公益文化之旅正式在南京拉开了帷幕。

  1000多公里距离,近12个小时的旅程,昨日,谭木匠350余名残疾工人浩浩荡荡一路向东,安全抵达南京。接下来两天时间内,通过木梳展览、艺术知识课堂、木梳现场手作、歌舞音乐表演、互动课堂等多种形式,残疾工人们将同南艺大学生进行一场学术和木艺的双向交流。

  张治华师傅在指导学生给木梳开齿 记者 李雪 摄

  

  19年开齿工作经验 他教年轻大学生做木梳

  在木梳手作现场,45岁的张治华师傅正在给参加体验的学生做指导,今年是他在谭木匠工作的第19年,且一直都从事木梳开齿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让他养活了自己,更养活了家人。

  1992年,19岁的张师傅在外务工时摔断了腿,左腿被截肢,正值年少风华的他被那次事故完全打倒。谈及过去,张师傅挥手摇头,不愿提及太多;幸运的是,当时正在和他谈恋爱的女朋友对他不离不弃,第二年两人喜结连理。婚后两人有了孩子,张师傅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农活,照顾孩子;由于家中经济条件不好,妻子只好远赴广东打工。1999年,张师傅在万州修假肢

    19年来,张师傅从一个学徒成长为开齿大师傅,带出8个学徒;孩子也顺利长大,目前在忠县一所小学教书。曾经熬过的苦,如今都换成了生活的甜蜜,张师傅很满足。

  这次南京行,是张师傅第一次带着自己的手艺走进校园,一开始他有些紧张,担心自己和大学生朋友们会存在交流障碍。事实上,在木梳手作现场的开齿环节,张师傅一直忙个不停。“木梳造型你没有设计好,梳背太薄,容易断。”“要注意安全,开齿机器很锋利,我带着你做。”面对一群对制梳一无所知的学生朋友,张师傅十分耐心地为他们指导,两个小时下来,他已满头大汗,而最开始心中的顾虑也不知在何时烟消云散。“很开心,没得啥子问题!”张师傅高兴地说。

  训练有素的“大部队”全程有序出行 记者 李雪 摄

  

  和学生沟通无障碍 工匠师傅吸粉无数

  木梳手作现场一开张,吸引了许多师生参与,截至中午12点,就有312名学生参与登记体验。来自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大三学生小黄和小李一大早来到南艺等候活动开场。“我们在微博上看到南艺发布的活动通知,一早就准备好过来了。”在磨面环节,给小黄做指导的是一位聋哑员工张生财师傅,磨面全程两人靠比划交流。这是小黄第一次做木梳,担心她因为操作不熟受伤,张生财师傅示范了多次才放心让小黄操作。

  磨面过程并不简单,小黄出了好几次差错,张生财师傅一遍又一遍用手语向她解释具体操作。几次试错后,小黄渐渐熟练起来,张生财师傅向她竖起大拇指。

   除了女同学参与,现场也有不少男同学加入。南艺大三学生小王正在划片,在师傅的指导下,他仔细地用着切割锯。“准备做一把送给女朋友,这做起来不容易呀。”由于设计的造型比较复杂,他比别人多用了一倍时间才切好造型。

   在一旁维持秩序的学生志愿者陈天悦正在耐心为同学们做登记接待,前段时间,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志愿者征集,她主动报名参与。对于残疾人群体,她并不陌生,此前经常参加相关志愿者活动,自己也有一定经验。不过对于谭木匠,她倒是了解不多。“我还第一次知道这么漂亮的作品出自这群残疾人朋友,好震撼。”而残疾工人自强不息、坚强的精神更让她钦佩和感动。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在活动过程中,工人朋友们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传递给在校学生,教会他们用爱心去做平凡的事。

  针对这次旅行,谭木匠董事长谭传华表示,“谭木匠有40%的员工都是残疾人,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谭木匠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付出。”据了解,这些残疾员工中不少学历水平都不高,而本次活动给他们一个和大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学习艺术人文知识,提高技能修养。

  从南京大学金陵赶来的学生在张财生师傅的指导下给木梳磨面 记者 李雪 摄

  

  这场了不起的旅行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今年春节后,万州工厂南京行的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工厂成立了14个筹备小组,包括体艺、后勤、安全、执行等不同功能组;350余名残疾工人分为9个大队,每个大队40人,每个大队都配有中队长、安全员和志愿者;工厂还专门准备了2位随队医生,1名手语翻译老师为大家服务。

  考虑到出行人数庞大,工厂一开始准备用大巴车把大家统一“拉”到南京;不过大巴出行,需要在途中休息一夜,然而多方联系,工厂都没能找到中途安顿大家的地方,于是决定换用动车。

  整个筹备工作又增加了更多难度。首先,最耗经历的便是买车票,不少员工身份证并未带在身边,大约用了一周时间,才收集齐大家的身份证;接下来,筹备工作组对大家的资料信息进行一一登记;随后才将身份证交给重庆北站进行统一购票。

  铁路公司的购票系统对座位是随机进行分配的,为了不让大家分散开,工厂同铁路公司协商,按照工厂的分配把大家聚集在5个车厢。出发时,大家从万州工厂坐大巴到利川高铁站,从利川上车到南京,为了保证大家顺利出发、达到,工厂还多次与利川车站、南京南站沟通多项出行细节,得到车站工作人员和特警的大力支持。

  这么多人集体出行,纪律尤为重要。工厂集中进行过2次统一演练,各个中队也组织过无数次的演练。“人太多了,不能出乱子。”谈及此前的筹备工作,万州工厂厂长唐轶峰仍心有余悸,活动还剩4天,他一点都不敢放松。

  有了万分的准备,活动中每一位谭木匠残疾工人十分遵守纪律。经记者粗算,350余位残疾工人在利川高铁站检票进站、南京南站出站用时均在20分钟左右;更值得一提的是,动车在利川站只停留3分钟,大家用了2分钟就顺利上车出发。

  每一次演练和筹备工作都是工人们在完成日常工作后进行的,这次南京行,他们付出的大量时间和努力。这个4月,在大学里度过的每一分钟都将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2002-2014 中共南京艺术学院委员会 宣传部 版权所有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Copyright © 2014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Powered by 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苏ICP备05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