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多前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的鲜血染红了南京这片土地;80年多后的今天,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南京艺术学院师生原创交响音乐会《和平颂》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礼堂奏响。这场音乐会由指挥家徐志廉博士指挥,用交响、合唱、诗朗诵等艺术形式,回眸历史,呼唤和平。
音乐会由南京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莫扎特的《安魂曲》、配乐诗朗诵《祭奠与和平》、原创多媒体交响合唱《和平钟声》等三个部分。
作为音乐会的主体部分,原创多媒体交响合唱《和平钟声》与配乐诗朗诵《祭奠与和平》由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教授作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庄曜教授作曲,作品是为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发生80周年重大纪念活动而作,由交响乐队演奏、合唱、钟声、数字影像和电子音乐装置综合呈现。作品中采集南京栖霞寺中的钟声,在现场进行回放,同时做电子声音变形艺术化处理。交响合唱围绕着“钟声”构成内容不同、情绪不同、有统一有对比的四个乐章而展开。
演出结束后,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词作者刘伟冬教授讲述了他与作曲家庄曜教授创作《和平颂》的初衷:国家公祭,不为复仇,而是为了捍卫历史记忆,更是为了在前行中不忘却过去。刘伟冬教授希望通过交响音乐会的形式让人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文:陈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