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艺术学院——双馨网
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身体的融合:智能穿戴式产品与美好生活研究案例展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nysxw发布时间:2024-11-12浏览次数:15

近日,“身体的融合:智能穿戴式产品与美好生活研究案例展”在我校美术馆举办。展览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研究专委会、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文化传承与数智创新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联合主办,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江苏省艺术类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联合承办。展览由世界生态设计组织指导,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生活美学思想及其当代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23ZD13)提供学术支持。展览现场汇聚了设计界知名学者和设计师,共同探讨智能穿戴式产品如何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推动设计、科技与生活品质的和谐共融。

我校校长张凌浩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南京艺术学院原副校长何晓佑教授,浙江大学教授、世界生态设计组织主席应放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东南大学、江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的研究团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霍春晓主持。


张凌浩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中国文化历来注重以人为本与身心价值,智能穿戴式产品通过紧密贴合我们的身体、实时感知我们的状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美好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次展览以“身体融合”为核心主题,紧密围绕生活美学的重大课题展开,旨在深入探讨在数字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智能穿戴式产品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展览,期望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智能穿戴领域的最新进展、设计的深层价值,以及对设计原点的回溯与思考。张凌浩希望这次展览能激发出新的合作机遇,唤起大家对构建未来理想生活的共同责任感,从而鼓励师生创造出具有温度、关爱和美感的产品,期待展览成为推动智能穿戴式产品探索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策展人代表何晓佑在发言中阐述了展览的策划理念和学术价值。他表示,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语境下,应当以具身化为导向关注与身体相关的原点问题,并通过穿戴式产品体现对“和合共生”生态问题的关注。何晓佑希望本次展览不仅呈现高校在产品设计研究方面的成果,还能引发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他对世界生态设计组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设计研究专委会、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参与以及南京艺术学院多部门协同承办表示感谢,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届展览持续推动中国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


赵超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分享了智能穿戴式产品的设计理念与经验。他强调设计师在追求产品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提升。面对新的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更加关注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而人是研究的原点。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是文化、技术和生活方式的整合创新,是设计师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赵超认为此次展览开启了智能化时代的文艺复兴,促进了设计领域的跨界交流和学科建设。

开幕式颁奖环节在开幕式颁奖环节中,何晓佑与应放天分别为设计研究团队颁发优秀设计研究案例证书,对17个设计研究团队在智能穿戴式产品领域开展的设计实践与研究给予肯定。应放天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他表示,以智能穿戴的设计技术来重塑未来美好的生活是艺科融合的共同理想。此次展览不仅旨在展示设计技术、商业用户与文化的整合力量,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探索和承诺,关乎对生命的尊重与态度。



此次“身体的融合”智能穿戴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公众展示了智能科技的最新成果,更为学术界提供了一

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将成为推动智能科技与生活美学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相关学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当日下午,在南艺工业设计学院召开了“智能产品创新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张凌浩指出,智能产品创新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体系,可以借助技术驱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设计教育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共同促进更加美好的未来。应放天作主题报告“探索设计的先进姿态“,提出了在新的设计组织形态下如何构建更高的设计研究的学术平台的构想与实践。各设计研究团队就各自设计研究的方法路径与思考作学术报告。与会嘉宾们围绕智能穿戴式产品的发展趋势、设计理念以及市场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智能产品创新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做了有益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工业设计学院)


2002-2014 中共南京艺术学院委员会 宣传部 版权所有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
Copyright © 2014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Powered by 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苏ICP备05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