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进一步探索“行走的思政课”的创新形式和呈现方式,提升思政课程育人水平, 9月5日上午,马院特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巡讲团专班办公室主任刘红艳一行来院交流,双方就合作开展“档案馆里的思政课”进行座谈研讨。学院院长赵素锦、副院长许佳佳及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座谈。
会上,学院领导及教师对刘红艳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赵素锦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及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她表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尽快推动双方共同开展“档案馆里的思政课”建设,形成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教学实践成果。
刘红艳详细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在思政教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她表示,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一段苦难历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记忆,希望通过与学院的合作,突破传统场馆参观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以档案和文物为载体,以技术为媒介,强化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上好“大思政课”。
座谈会上,刘红艳还围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巡讲团的课程建设、档案资源的利用、艺术与档案融合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等议题作了专题辅导。
与会教师也各抒己见,对“档案馆里的思政课”的建设提出了想法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