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推动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2018-05-02
发布时间: 2018-05-02 浏览次数: 138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4月26日电 (记者吴楠 王广禄)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主办的“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与会学者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在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意义重大。

  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创新发展、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认为,在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中,高校要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共建国际知名创新城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要深度融入发展转型,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表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首先,要实现企业和大学的双向开放,企业要让大学教师参与研发,吸收大学生到企业学习,大学教师也要走向企业;其次,文化产业要追求高度专业化,“以专带通”;再次,高校和文化产业学科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最后,还要实现“产学研”的国际化和共享化。

  “高校文创专业与产业界的对接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发挥政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或者其他社会中介组织,协调产业界与高校的对接事务,建立有效的联系通道和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引导高校和产业界建立常态化的联系;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优先支持校企合作的文创项目。

  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要注重“熏”、“融”、“博”和“精”,即要注重熏陶,注重专业融合发展,培养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细的专业知识。(记者吴楠 王广禄)